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预防?
发布时间:2025-11-03 09:51:01| 浏览次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的预防需从材料、工艺、温控及养护等多维度综合施策,以下为系统化解决方案:

一、材料优化与配比设计

  1. 低热水泥与掺合料

    • 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水化热≤310kJ/kg),掺加Ⅱ级以上粉煤灰(替代率25%-30%)或S95级矿渣粉,降低水泥用量15%-20%。

    • 添加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30%),控制水胶比≤0.42,减少用水量8%-12%。

  2. 膨胀剂补偿收缩

    • 掺入HCSA型膨胀剂(掺量8%-10%),通过钙矾石生成补偿混凝土收缩,28天限制膨胀率≥2.5×10⁻⁴。

    • 配合比需通过试验验证,确保膨胀剂与水泥、掺合料的相容性。

二、施工缝位置与构造设计

  1. 科学规划施工缝

    • 施工缝应避开结构受力复杂区域(如梁柱节点),优先设置在剪力较小的板中1/3跨度处。

    • 采用阶梯形施工缝,坡度1:3,深度≥300mm,增强新旧混凝土咬合力。

  2. 界面处理技术

    • 浇筑前对旧混凝土面凿毛处理,露出粗骨料,高压水冲洗至表面无浮浆。

    • 涂刷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用量1.5kg/m²,形成化学粘结层。

三、温度控制核心技术

  1. 冷却管通水降温

    • 埋设φ50mm镀锌钢管,按梅花形布置,间距0.8m×0.8m,距表面≥150mm。

    • 浇筑后立即通水,流量1.5m³/h,进水温度与混凝土温差≤15℃,通水时间10-14天。

  2. 分层分段浇筑

    • 采用“薄层浇筑、阶梯推进”法,每层厚度≤1.2m,坡度1:5。

    • 相邻块体浇筑间隔≤初凝时间(通常4-6小时),避免形成冷缝。

  3. 智能温控监测

    • 埋设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监测点间距1.5m,实时传输数据至BIM平台。

    • 当内部温度≥75℃或内外温差≥25℃时,自动触发预警并调整冷却参数。

四、养护工艺升级

  1. 蓄热保湿养护

    • 初凝后覆盖双层土工布+一层PE膜,表面喷洒养护剂(保水率≥90%)。

    • 养护期不少于21天,前7天每日喷水6-8次,后14天每日3-4次。

  2. 冬季特殊养护

    • 环境温度≤5℃时,搭建保温棚(内部温度≥10℃),配备燃油加热器。

    • 施工缝处增设电伴热带(功率30W/m),维持局部温度≥15℃。

五、典型工程案例验证

  •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通过冷却管+分层浇筑,将最高温升从82℃降至65℃,施工缝裂缝宽度控制在0.08mm以内。

  •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采用低热水泥+膨胀剂双掺技术,28天收缩率降低38%,未出现贯穿性裂缝。

六、质量验收标准

  1. 裂缝宽度限值

    • 表面裂缝宽度≤0.2mm(设计要求更严格时可降至0.1mm),深度不得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

    • 采用裂缝测宽仪检测,精度0.01mm。

  2. 温度场均匀性

    •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差≤25℃,降温速率≤2℃/d。

    • 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温度分布,异常区域需补强养护。

七、应急处理预案

  1. 裂缝修补技术

    • 宽度0.1-0.2mm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浆液粘度≤500mPa·s。

    • 宽度>0.2mm裂缝:凿除至健康混凝土,涂刷阻锈剂后采用高强灌浆料修补。

  2. 温度失控应对

    • 当内部温度≥85℃时,立即增加冷却管通水量20%,并覆盖5cm厚泡沫板隔热。

    • 准备足量液氮,必要时进行紧急降温(需严格控制降温速率≤1℃/h)。

通过上述技术组合,可有效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对裂缝控制的严格要求。实际工程中需结合结构特点、环境条件动态调整参数,并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