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止预埋冷却水管拆除后在混凝土中留下孔洞产生问题,可从孔洞清理、填充材料选择、填充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着手,以下是详细介绍:
孔洞清理
去除残留物:在拆除冷却水管后,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小铲子、刷子等,将孔洞内的残留水管碎片、杂物、松散混凝土等彻底清除干净。例如对于一些细小的碎片,可使用细毛刷仔细清理,确保孔洞内部无任何影响填充质量的物质。
表面处理:用高压水枪对孔洞内壁进行冲洗,将附着在孔洞壁上的灰尘、浮浆等冲洗掉,使孔洞内壁保持湿润但无积水状态。湿润的内壁有助于填充材料与混凝土更好地粘结,提高孔洞填充的密实性。比如在冲洗过程中,要控制水压,避免水压过大对孔洞周围混凝土造成损伤。
填充材料选择
填充施工
分层填充:对于深度较大的孔洞,应采用分层填充的方法,每层填充厚度不宜超过
300mm。用振捣棒或小型振动器对每层填充材料进行充分振捣,确保填充密实,避免出现空洞或疏松现象。例如在填充第一层细石混凝土后,用振捣棒均匀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填充孔洞底部,然后再填充第二层。
表面处理:在最后一层填充材料填充完成后,要用抹刀将表面抹平,使其与周围混凝土表面齐平。对于一些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部位,还可进行适当的修饰,如打磨、压光等,使填充部位与原混凝土外观一致。
后期养护
保湿养护:填充完成后,要及时对填充部位进行保湿养护,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洒水等方法,保持填充材料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以确保填充材料充分水化,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例如在夏季高温时,要增加洒水次数,防止填充材料因水分过快蒸发而出现干缩裂缝。
避免扰动:在养护期间,要避免对填充部位施加外力或进行其他施工操作,防止填充材料受到扰动而影响其质量。例如在填充部位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和设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