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拆除保温层后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时,覆盖保护材料在保湿、保温、透气、耐久性方面有具体要求,以下是详细介绍:
保湿要求
减少水分蒸发:材料应能有效阻止混凝土内部水分向外界散失,维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防止因水分过快蒸发导致混凝土干缩开裂。例如塑料薄膜,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将混凝土与外界空气隔绝,大大减少水分蒸发。在某建筑工地,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拆除保温层后的混凝土,经过一天监测,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率较未覆盖时降低了
80%。
吸湿性适中:材料本身不应过度吸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但也要具备一定的吸湿能力,以平衡混凝土表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湿度差异。像草帘,它有一定的吸湿性,当混凝土表面湿度较大时,能吸收部分多余水分;当表面湿度较小时,又能缓慢释放出吸收的水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相对稳定。
保温要求
低热导率:材料的热导率要低,这样才能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减少混凝土内部热量向外界散失,维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环境,避免因温度骤降导致混凝土开裂。例如岩棉板,其热导率较低,在冬季施工中,使用岩棉板覆盖混凝土,能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与未覆盖时相比,温度下降速度明显减缓。
厚度适宜:根据环境温度、混凝土温度以及保温要求,选择合适厚度的保温材料。在寒冷地区或冬季施工时,需要较厚的保温材料来提供足够的保温效果;而在温暖地区或夏季施工时,可适当选择较薄的保温材料。比如在北方冬季,使用厚度为
5 - 10cm 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覆盖保温;而在南方夏季,厚度为 2 - 3cm 的泡沫板可能就足以满足保温需求。
透气要求
适度透气: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允许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以适当的方式排出,避免因水分积聚在混凝土内部导致压力增大而引发开裂。例如无纺布,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让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缓慢排出,同时又不会让过多的空气进入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蒸发。
防止风沙侵入:在保证透气性的同时,材料要能有效阻挡外界的风沙、灰尘等杂质进入混凝土表面,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污染和损伤。像一些带有细密孔隙的防护布,既能保证一定的透气性,又能阻止风沙侵入。
耐久性要求
抗老化性能好:材料要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紫外线、温度变化、化学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发生明显的老化、变质现象,保持其原有的保湿、保温和透气性能。例如玻璃纤维布,它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在户外长期使用后,依然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为混凝土提供持久的保护。
机械强度高:材料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如风吹、雨淋、人员踩踏等,不易破损。例如钢板,它的机械强度很高,在一些对混凝土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中,可作为覆盖保护材料使用,能有效抵御外界的机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