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泥品种、用量、环境温度、浇筑体积、养护条件等,一般范围在 70℃ - 90℃之间,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影响因素分析
水泥品种与用量:不同品种的水泥水化热不同。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较高,在相同用量下,其产生的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得更快、更高;而低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相对较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也会相应降低。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总量就越多,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也就越高。一般来说,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每增加
50kg,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能会上升 3℃ - 5℃。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显著影响。在高温季节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较高,水化热散发相对较慢,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升高;而在低温季节施工,虽然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能较低,但如果保温措施不当,混凝土内部热量散失过快,也可能影响其强度增长和内部温度变化。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能达到
30℃以上,此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可能会比在春秋季施工时高出 5℃ - 10℃。
浇筑体积: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内部热量不易散发,容易形成较高的温度梯度。体积越大,内部积聚的水化热就越多,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也就越高。例如,一个体积为 1000m³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其内部最高温度可能会比体积为 500m³的同类混凝土高出 3℃ - 8℃。
养护条件:良好的养护条件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使混凝土内部热量能够相对均匀地分布,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如果养护不当,如覆盖不及时、保湿措施不到位等,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会导致表面温度降低,与内部温度形成较大温差,进而影响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例如,采用蓄水养护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最高温度可能会比未采取蓄水养护的同类混凝土低
2℃ - 5℃。
实际案例参考
在某大型水电站大坝施工中,使用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 380kg,在夏季高温时段浇筑,环境温度达到 35℃左右,浇筑体积为 5000m³。通过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达到了 85℃。
另一座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施工,采用了低热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 300kg,在春秋季施工,环境温度约为 20℃,浇筑体积为 2000m³。经监测,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为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