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MICP技术加固岩土体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5-10-09 09:51:50| 浏览次数:

MICP技术(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加固岩土体的具体过程可分为‌菌液制备与注入、胶结液反应与碳酸钙生成、结构强化与性能提升‌三个核心阶段,结合岩土体特性,其操作流程与技术原理如下:

一、菌液制备与注入

  1. 菌种选择
    选用‌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等高产脲酶菌,其代谢产物可高效分解尿素生成碳酸根离子(CO₃²⁻)。

    • 优势‌:在低氧、高温、高污染环境下仍能保持活性,且反应条件易控制。

    • 应用场景‌:砂土固化、边坡防护、地基加固等。

  2. 菌液培养
    将菌种接种至含尿素(10-20g/L)、钙源(如CaCl₂,5-10g/L)的营养液中,在30℃恒温摇床中培养24-48小时,使菌体浓度达到10⁸-10⁹ CFU/mL。

    • 关键参数‌:pH值控制在7-9,避免酸性环境抑制菌体活性。

  3. 菌液注入

    • 砂土加固‌:采用“二阶段注菌技术”,先注入高浓度菌液激活休眠菌体,再注入低浓度菌液维持代谢活性。

    • 裂缝修复‌:采用“三阶段注射策略”(重力沉淀阶段、浓缩菌阶段、加固阶段),实现碳酸钙均匀沉积。

    • 注入方式‌:通过注浆管将菌液均匀注入岩土体孔隙中。

    • 注入量‌:根据岩土体孔隙率计算,确保菌液充分填充孔隙。

二、胶结液反应与碳酸钙生成

  1. 胶结液组成
    胶结液含尿素(10-20g/L)和钙源(如CaCl₂,5-10g/L),与菌液中的脲酶发生反应。

  2. 反应过程

    • 脲酶分解‌:菌体分泌脲酶,分解尿素生成CO₃²⁻和NH₃。

    • pH值调节‌:NH₃提高环境pH值,促使HCO₃⁻转化为CO₃²⁻。

    • 碳酸钙沉淀‌:CO₃²⁻与Ca²⁺结合生成CaCO₃沉淀,填充岩土体孔隙。

    • 反应式‌:
      CO(NH2)2+H2O脲酶2NH3+CO2CO(NH2)2+H2O脲酶


    • 2NH3+CO2
      CO2+H2OH2CO3HCO3+H+CO2+H2OH2CO3HCO3+H+
      NH3+H2ONH4++OHNH3+H2ONH4++OH
      HCO3+OHCO32+H2OHCO3+OHCO32−+H2O
      CO32+Ca2+CaCO3CO32−+Ca2+CaCO3

  1. 反应控制

    • 温度‌:10-30℃(最佳25-30℃),低温下反应速率降低,但碳酸钙生成量增加。

    • 含氧量‌:低氧环境下仍能维持胶结效能,总体效果与常规环境基本一致。

    • 土体粒径‌:颗粒尺寸越大,菌液及胶结液吸附越少,加固效果越差。

三、结构强化与性能提升

  1. 孔隙填充

    • 生成的CaCO₃沉淀填充岩土体孔隙,减少渗透性。

    • 案例‌:砂土固化试验中,40%的方解石沉积在砂土中,孔隙率降低,渗透性下降。

  2. 力学性能增强

    • 抗压强度‌:砂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91.6%(超声波强化后)。

    • 抗剪强度‌:边坡加固后,抗剪强度提高30%,休止角从33°提升至45°。

    • 抗液化性能‌:钙质砂经MICP处理后,内部孔隙水压力更稳定,压缩变形显著降低。

  3. 耐久性提升

    • 抗侵蚀性‌:MICP处理后的砂土边坡在渗流侵蚀过程中体积收缩明显减小,累积侵蚀量降低。

    • 抗风蚀性‌:风洞试验中,经MICP处理的砂土质量损失仅为对照样的0.16%,贯入强度达56kPa。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地基加固

    • 问题‌:饱和砂土在地震动荷载下易液化,导致地基失效。

    • 解决方案‌:利用MICP技术将可液化地基中的砂土颗粒固定,并以胶结形成的碳酸钙填充空隙。

    • 效果‌:地基抗液化能力显著提升,承载力提高20%-30%。

  2. 边坡防护

    • 问题‌:边坡在地震、降雨等因素下易发展演化为滑坡、崩塌。

    • 解决方案‌:在边坡表面生成一层防渗层,阻止降雨入渗对斜坡体内地下水位的影响。

    • 效果‌:边坡稳定性提高,渗流侵蚀速率降低50%-70%。

  3. 防风固沙

    • 问题‌:风沙运动导致土地退化、空气污染。

    • 解决方案‌:在松散沙丘迎风面胶结成一层较坚硬的砂壳防风层,封闭沙丘内部的沙砾。

    • 效果‌:沙丘起动风速提高,风蚀量减少80%-90%。

  4. 裂缝修复

    • 问题‌:岩石裂隙导致地下流体流速过快,影响工程安全。

    • 解决方案‌:采用“三阶段注射策略”,实现高桥接率修复。

    • 效果‌:裂隙桥接率提升2.8倍,力学胶结性能提升7.4倍。

五、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1. 环境控制

    • 温度:5-40℃(最佳25-30℃)。

    • pH值:5-9(最佳7-8)。

    • 离子强度:0.1-1.0M(Ca²⁺浓度需≥0.1M)。

  2. 菌体保护

    • 避免紫外线直射,防止菌体失活。

    • 防止重金属毒性抑制菌体代谢。

  3. 经济性优化

    • 低成本培养‌:利用乳制品行业的乳糖母液、玉米浆等废弃物作为营养物质。

    • 高效钙源‌:采用氯化钙作为钙源,在珊瑚砂加固中效果优于其他钙源。

MICP技术通过生物诱导矿化反应,实现了对岩土体的绿色加固,具有施工扰动小、环境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势,是未来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