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捣棒规格不同,其插入深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振捣棒的直径大小相关,直径不同会影响振动影响范围,进而决定合适的插入深度,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小直径振捣棒(30 - 50mm)
适用场景:这种直径较小的振捣棒,通常适用于薄层混凝土以及钢筋较为密集的部位。薄层混凝土本身厚度有限,大直径振捣棒难以施展且可能造成过度振捣;而钢筋密集区域空间狭小,小直径振捣棒能够更灵活地穿梭其中进行振捣作业。
插入深度:由于它的振动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插入深度可以适当浅一些,一般控制在50 -
100mm之间。例如,在浇筑钢筋密集的剪力墙时,使用直径为30mm的振捣棒,插入深度控制在70mm左右。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得到有效的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填充钢筋之间的空隙,又能避免因插入过深而受到钢筋的阻碍,影响振捣效果。
大直径振捣棒(70 - 100mm)
适用场景:大直径振捣棒更适合厚层混凝土和大体积构件的振捣工作。厚层混凝土和大体积构件需要更强的振动能量来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排出、骨料均匀分布,大直径振捣棒能够提供更大的振动幅度和影响范围,满足这类构件的振捣需求。
插入深度:其振动影响范围较大,为了使振捣效果能够深入到混凝土内部,插入深度要相应增加,一般不小于100mm。比如,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时,使用直径为100mm的振捣棒,插入深度设定为150
- 200mm。通过这样的插入深度,可以保证混凝土在较大范围内得到充分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