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传感器联动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传输、逻辑判断、设备控制的闭环系统实现的,可自动维持养护棚内湿度在目标范围(≥95%)。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和案例说明:
一、联动系统组成
湿度传感器
类型: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精度±2%RH,响应时间≤10s)。
布置:在养护棚内设置3-5个监测点,距离地面1.5m,避开蒸汽喷管和排风扇。
案例:某桥梁工程在30m×10m的养护棚内布置5个传感器,覆盖角落和中心区域。
数据采集模块
控制器
湿度<95%:启动高压微雾系统或增加喷雾频率。
湿度≥98%:暂停喷雾,开启排风扇10min。
执行设备
高压微雾系统:喷头间距1m,水雾粒径≤10μm,流量可调(0-5L/min)。
排风扇:功率500W,风量2000m³/h,支持定时启停。
案例:某核电工程采用变频高压微雾泵,可根据湿度偏差自动调整流量。
二、联动操作流程
初始化设置
实时监测与判断
设备控制
数据记录与报警
控制器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湿度值和设备状态,存储至本地SD卡。
若湿度持续低于90%超过30min,或高于98%超过15min,触发声光报警。
工具:使用HMI触摸屏(如威纶通MT8100i系列)显示实时数据和报警信息。
三、联动系统调试与维护
调试步骤
传感器校准:使用标准湿度发生器(如Vaisala HM70)校准传感器,偏差>2%时更换。
设备联动测试:手动设置湿度为94%和99%,验证喷雾和排风是否及时启动。
参数优化:根据实际效果调整喷雾周期和排风时间(如从每30min喷雾5min优化为每25min喷雾4min)。
日常维护
传感器清洁:每周用干布擦拭传感器探头,避免灰尘影响精度。
喷头检查:每月检查喷头是否堵塞,清理水垢(使用5%醋酸溶液浸泡)。
排风扇保养:每季度清洗风扇叶片,检查电机绝缘电阻(应≥0.5MΩ)。
案例:某高层建筑工程因未及时清理喷头,导致湿度波动范围扩大至±5%RH,调整后恢复至±2%RH。
四、联动系统优势
响应速度快:传感器响应时间≤10s,控制器执行指令≤1s,总延迟≤11s。
控制精度高:湿度波动范围≤±2%RH(传统人工控制波动范围±5%RH)。
节省人力:无需专人值守,系统自动运行,人力成本降低60%。
数据可追溯:记录全部操作数据,支持质量追溯和工艺优化。
总结:湿度传感器联动操作要点
传感器布置:覆盖养护棚关键区域,避开干扰源。
控制器设置:输入目标湿度值和上下限,配置逻辑规则。
设备控制:根据湿度偏差自动启停喷雾和排风。
调试与维护:定期校准传感器,清理喷头,保养排风扇。
通过实施湿度传感器联动系统,可实现混凝土蒸汽养护湿度的自动、精准控制,避免因湿度不足导致的开裂或强度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