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怎样确保混凝土蒸汽养护中的温度控制?
发布时间:2025-09-18 16:03:28| 浏览次数:

确保混凝土蒸汽养护中的温度控制需从‌升温速率、恒温范围、降温梯度‌及‌监测手段‌四方面协同管理,通过科学设定温度曲线、优化加热方式、强化环境控制等措施,避免因温度应力导致开裂或强度损失。以下是具体控制要点及技术细节:

一、温度控制核心目标

  1. 避免热冲击‌:升温速率≤15℃/h,降温速率≤10℃/h,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25℃引发开裂。

  2. 恒温阶段要求‌:

    • 普通混凝土‌:恒温温度50-60℃,持续时间≥48h(C30以下)或72h(C30以上)。

    • 高强混凝土‌:恒温温度60-70℃,持续时间根据设计强度调整(如C50需≥96h)。

  3. 温差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差≤20℃,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差≤15℃。

二、升温阶段控制

  1. 升温速率控制

    • 蒸汽直接加热‌:通过调节蒸汽阀门开度,控制蒸汽通入量,初期每30min调整一次。

    • 电热毯辅助‌:在混凝土表面铺设电阻丝,分阶段设置功率(如初期50W/m²,中期30W/m²)。

    • 方法‌:

    • 案例‌:某桥梁工程采用蒸汽加热,升温阶段从5℃升至50℃耗时4h(速率11.25℃/h),未出现开裂。

    • 工具‌:使用红外测温仪每15min监测表面温度,热电偶埋入混凝土内部(深度1/2构件厚度)监测中心温度。

  2. 初始温度要求

    • 混凝土入模温度‌:≥5℃,避免低温入模导致水化停滞。

    • 环境温度‌:养护棚内初始温度≥0℃,可通过预热骨料或搭建保温棚实现。

三、恒温阶段控制

  1. 温度均匀性

    • 蒸汽分布‌:在养护棚内设置蒸汽喷管,间距≤2m,确保蒸汽均匀扩散。

    • 通风调节‌:每2h开启排风扇10min,排除冷凝水,避免局部过热。

    • 案例‌:某地铁管片工程在恒温阶段通过调整蒸汽喷管角度,使温度波动范围从±8℃降至±3℃。

  2. 湿度控制

    • 喷雾加湿‌:在养护棚内安装高压微雾系统,每30min喷雾5min。

    • 覆盖保湿‌: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减少水分蒸发。

    • 目标值‌:相对湿度≥95%,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干缩。

    • 方法‌:

    • 检测‌:使用温湿度记录仪每1h记录数据,湿度低于90%时启动加湿系统。

四、降温阶段控制

  1. 降温速率控制

    • 自然降温‌:关闭蒸汽阀门,缓慢通风降温,耗时≥6h(从恒温至环境温差≤20℃)。

    • 分段降温‌:先降至30℃(耗时2h),再降至环境温度(耗时4h),避免直接暴露于低温环境。

    • 方法‌:

    • 案例‌:某核电工程采用分段降温,混凝土表面裂缝数量比直接降温减少70%。

  2. 拆模时机

    • 标准‌: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差≤15℃,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

    • 检测‌:使用回弹仪检测强度,同步监测温差,两者均满足要求后方可拆模。

五、温度监测与记录

  1. 监测点布置

    • 内部监测‌:在构件中心、1/4厚度处埋设热电偶,深度根据构件厚度调整(如300mm厚构件埋深150mm)。

    • 表面监测‌:在构件四角及中心布置红外测温点,间距≤3m。

    • 环境监测‌:在养护棚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距离地面1.5m。

  2. 数据记录与分析

    • 频率‌:升温阶段每15min记录1次,恒温阶段每30min记录1次,降温阶段每10min记录1次。

    • 分析‌:绘制温度-时间曲线,与理论曲线对比,偏差>5℃时调整蒸汽通入量或通风量。

    • 工具‌:使用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与预警。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1. 温度过高(>70℃)

    • 危害‌:导致水泥水化过快,后期强度倒缩;引发碱骨料反应。

    • 解决‌:减少蒸汽通入量,开启排风扇加速散热;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冷水降温(需控制喷水量)。

  2. 温度过低(<40℃)

    • 危害‌:水化反应缓慢,强度发展不足;易受冻害。

    • 解决‌:增加蒸汽通入量,关闭通风口;在养护棚内增设电热器辅助加热。

  3. 温度不均(局部温差>15℃)

    • 危害‌:引发热应力开裂,影响结构耐久性。

    • 解决‌:调整蒸汽喷管位置,增加局部蒸汽通入量;在低温区覆盖保温棉被。

七、质量验收标准

  1. 强度验收‌:同条件养护试件28d强度≥设计强度,且与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偏差≤10%。

  2. 外观验收‌:表面无裂缝、无剥落、无渗水,色差均匀。

  3. 无损检测‌:

    • 回弹法‌:推定强度与设计值偏差≤10%。

    • 超声波法‌:波速≥4.0km/s,无异常反射波。

总结:蒸汽养护温度控制关键措施

  1. 升温‌:速率≤15℃/h,初始温度≥5℃,环境温度≥0℃。

  2. 恒温‌:温度50-60℃(普通混凝土),湿度≥95%,持续时间≥48h。

  3. 降温‌:速率≤10℃/h,分段降至环境温度,温差≤20℃。

  4. 监测‌:埋设热电偶+红外测温,每15-30min记录数据,绘制温度曲线。

  5. 应急‌:温度过高时减少蒸汽,过低时增设加热器,不均时调整喷管位置。

通过严格实施上述措施,可确保混凝土蒸汽养护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温度应力导致的质量缺陷。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