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过度振捣对混凝土强度会产生多方面具体影响,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骨料下沉:在混凝土中,骨料(如石子、砂等)和水泥浆是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它们均匀分布,共同承受外力。但过度振捣时,振捣产生的能量会使骨料在混凝土中发生下沉现象。例如,在浇筑梁或柱等结构时,若振捣过度,较大的石子会逐渐集中到结构底部,而顶部则水泥浆相对较多。
强度降低:这种不均匀的骨料分布会破坏混凝土的整体性。在受力时,原本应由骨料和水泥浆共同承担的力,因骨料分布不均,导致局部应力集中。比如,结构底部骨料过多,在受到压力时,骨料之间的咬合力可能因水泥浆不足而无法有效传递,使得该部位容易出现裂缝;而顶部水泥浆过多,其抗拉强度相对较低,在受到拉力时也容易开裂,最终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下降。
界面弱化:水泥浆与骨料之间存在一个界面过渡区,这个区域对混凝土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振捣下,水泥浆能充分包裹骨料,形成良好的粘结。但过度振捣会使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界面受到过度扰动。例如,振捣棒长时间在某一区域振捣,会使骨料表面的水泥浆层被破坏,导致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减弱。
强度受损:当混凝土受到外力作用时,界面过渡区是最容易发生破坏的部位。由于过度振捣导致界面弱化,在较小的应力作用下,界面就可能出现微裂缝,随着应力的增加,微裂缝会不断扩展,最终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比如,在一些经过过度振捣的混凝土构件中,进行强度检测时会发现,其实际强度明显低于设计强度。
成分分离:过度振捣会使混凝土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分离,即离析现象。水泥浆、水和细骨料会向上浮,而粗骨料会向下沉。例如,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时,若振捣时间过长,会出现基础表面一层较厚的水泥浆,而内部粗骨料堆积的情况。
强度不均:离析后的混凝土各部分成分不同,导致强度不均匀。表面水泥浆过多的部位,虽然初期看起来比较光滑,但因其骨料含量少,强度较低;而内部粗骨料过多的部位,因水泥浆不足,骨料之间的粘结不牢固,强度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强度不均匀性会使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容易出现局部破坏,进而降低整个结构的强度。
应力集中:过度振捣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微小的应力集中区域。振捣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颗粒会不断运动和重新排列,当这种运动过于剧烈时,会在局部产生较大的应力。例如,振捣棒快速插入和拔出时,会对周围的混凝土产生冲击力,使该部位的混凝土颗粒受到挤压和拉伸。
裂缝发展:这些微小的应力集中区域会成为微裂缝的起源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微裂缝会逐渐扩展和连接,形成更大的裂缝。裂缝的存在会削弱混凝土的截面,降低其承载能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比如,在一些经过长期使用且经历过过度振捣的混凝土桥梁中,会发现裂缝逐渐增多和扩展,桥梁的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