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精确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需从原材料、搅拌、运输及现场浇筑等多环节协同把控,以下是具体措施:
骨料:夏季高温时,骨料在储存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可采用搭建遮阳棚的方式,减少骨料受阳光直射,降低其温度。同时,对骨料进行喷水降温,但要注意控制喷水量,避免骨料含水量过高影响混凝土配合比。例如,在某大型桥梁工程中,通过搭建遮阳棚和定时喷水,将骨料温度控制在25℃以下。冬季寒冷时,骨料温度可能过低,可将骨料堆放在封闭的料仓内,并采用地暖或热风加热等方式进行预热,但要注意加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
水:夏季可使用地下冷水或添加冰块来降低水温。一般地下冷水温度可稳定在15 - 20℃,添加冰块能快速降低水温,但要注意计算冰块融化后的水量,确保水灰比准确。冬季则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可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将水温控制在40 - 60℃之间,但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引起水泥假凝。
水泥:水泥在储存过程中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季应将水泥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的仓库内,避免水泥温度过高。冬季则要注意水泥仓库的保温,防止水泥受冻。一般来说,水泥入罐温度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混凝土性能。
搅拌时间:合理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温度可能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会因摩擦生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一般来说,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时间控制在2 - 3分钟为宜。
搅拌设备冷却:在夏季高温时,搅拌设备长时间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可采用对搅拌筒进行喷水冷却或安装冷却装置的方式,降低搅拌设备的温度。例如,在搅拌筒外部安装循环冷却水管,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热量,有效控制混凝土搅拌温度。
运输车辆保温与冷却:夏季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遮阳设施,如遮阳篷等,减少阳光直射对混凝土的影响。同时,可在运输罐体内安装喷水装置,定时喷水降温。冬季运输时,要对运输车辆进行保温处理,可采用在罐体外部包裹保温材料的方式,如岩棉板、泡沫板等,减少热量散失。
运输时间控制: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温度变化过大。一般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5小时。在运输过程中,要经常转动运输罐体,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初凝。
浇筑时间选择:在夏季高温时段,应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施工。冬季则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进行浇筑,减少混凝土受冻的风险。
现场环境调节:在施工现场设置遮阳棚、喷雾装置等,降低混凝土浇筑环境的温度。夏季可通过喷雾装置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冬季则可在施工现场搭建暖棚,采用热风炮、暖风机等设备进行加热,保证混凝土浇筑环境的温度符合要求。
温度监测与调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可采用温度传感器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测量,也可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进行快速测量。一旦发现入模温度不符合要求,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如温度过高,可增加喷水降温次数或暂停浇筑;温度过低,可采取加热措施或增加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