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施工的保温措施里,很难单一地指出哪种最为有效,因为不同措施针对的环节和作用各有侧重,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以下从不同方面分析各措施的有效性:
从原材料角度
水加热:水是混凝土搅拌的关键原料,将其加热到适宜温度能直接保证混凝土初始的和易性与活性。如果水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入模温度低,水化反应缓慢甚至停止,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例如在一些寒冷地区,仅靠其他保温措施而不加热水,混凝土可能无法正常凝固,所以水加热对保证混凝土基本性能至关重要。
骨料保温与水泥储存:骨料受冻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性能,水泥受潮结块或低温下性能改变也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做好骨料保温和水泥储存,能为混凝土提供合格的原材料,从源头上保障施工质量。
从搅拌与运输角度
搅拌站保温:搅拌站内温度适宜能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各种原材料充分反应。如果搅拌站温度过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就可能受冻,导致离析、强度降低等问题。例如在极寒地区,不进行搅拌站保温,混凝土可能无法正常搅拌成型。
运输保温: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热量不断散失,采用保温运输车和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能最大程度减少热量损失,保证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时的温度符合要求。如果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受冻,到达现场后可能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和工期延误。
从现场施工角度
钢管预热:钢管与轻质混凝土膨胀系数不同,冬季钢管温度低,若不预热直接填充混凝土,温度升高时钢管膨胀程度大于混凝土,会产生较大应力导致开裂。预热钢管能减小两者温度差,降低开裂风险,对保证钢管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非常关键。
搭建暖棚:暖棚为施工区域提供了相对温暖稳定的环境,使钢管和混凝土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填充、浇筑和养护。在暖棚内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例如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暖棚能有效避免外界低温对施工的干扰。
加热养护:加热养护能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自然养护无法满足混凝土强度增长要求时,加热养护可以保证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确保结构安全。
从人员与设备保护角度
综合来看,冬季施工要保证轻质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质量,需要将这些保温措施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温体系,才能有效应对低温环境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