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为保证轻质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质量,减少膨胀系数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以下特别的保温措施:
原材料保温
水加热:采用锅炉等设备对水进行加热,将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一般混凝土搅拌用水温度不宜低于40℃,但也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水泥的性能。例如,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会设置专门的热水供应系统,为混凝土搅拌提供合适温度的水。
骨料保温:对于砂、石等骨料,可在料场搭建保温棚,采用保温棉、草帘等材料进行覆盖,防止骨料受冻。在取用骨料时,尽量减少其暴露在寒冷空气中的时间。比如,在保温棚内设置加热装置,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保证骨料的温度。
水泥储存: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避免水泥受潮结块。同时,可在仓库内设置暖气设备,提高仓库温度,防止水泥在低温下性能发生变化。
搅拌与运输保温
搅拌站保温: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封闭处理,在搅拌站内设置暖气或热风幕等设备,提高搅拌环境的温度。确保搅拌机、输送带等设备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防止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受冻。例如,在一些寒冷地区的搅拌站,会采用电加热或蒸汽加热的方式为搅拌站供暖。
运输保温: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的罐体进行包裹保温,如使用保温被、岩棉板等材料。同时,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例如,在一些城市建筑项目中,会优化运输路线,避开交通拥堵路段,确保混凝土能及时、保温地运送到施工现场。
现场施工保温
钢管预热:在填充轻质混凝土前,对钢管进行预热处理。可采用热风枪、电加热带等设备对钢管内壁进行加热,使钢管温度达到适宜范围,一般预热温度不宜低于5℃。预热可以减少钢管与轻质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降低因温度应力导致的开裂风险。
搭建暖棚:在施工现场搭建暖棚,将需要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构件区域封闭起来。暖棚可采用钢架结构,外覆保温膜、彩钢板等保温材料。在暖棚内设置加热设备,如暖风机、蒸汽锅炉等,为施工环境提供热量,使暖棚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例如,在桥梁工程的钢管混凝土拱肋施工中,会搭建大型暖棚,确保拱肋内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浇筑和养护。
加热养护:对于填充后的钢管轻质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加热养护的方法。如采用蒸汽养护,在构件周围设置蒸汽管道,通入蒸汽进行养护。蒸汽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同时,要控制好蒸汽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湿度不当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人员与设备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