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捣时间的确定和控制需综合考虑混凝土坍落度、振捣设备类型、构件类型及尺寸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具体方法:
依据混凝土坍落度确定
低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流动性差,内部气泡和孔隙较难排出,需要较长的振捣时间来保证密实性。例如,坍落度在10 - 30mm的干硬性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可能需达到30 - 60秒,才能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高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流动性好,气泡和孔隙相对容易排出,振捣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如坍落度在160 - 210mm的大流动性混凝土,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可能控制在15 - 30秒即可。
结合振捣设备类型确定
插入式振捣器:适用于梁、柱、墙等结构构件。操作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一般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
-
30秒,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例如,在振捣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时,由于混凝土流动受阻,振捣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至30
- 40秒。
平板振捣器:主要用于振捣楼板、地面等大面积薄型构件。平板振捣器的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密实度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每行振捣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振捣2 - 3遍,每遍的振捣时间约为1 - 2分钟,直到表面平整、密实为止。
附着式振捣器:安装在模板外侧,通过振动模板来使混凝土振实。附着式振捣器的振捣时间应根据构件的尺寸、形状和混凝土的性能来确定。对于较小的构件,振捣时间可能为30 - 60秒;对于较大的构件,振捣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至1 - 2分钟。
根据构件类型及尺寸确定
薄壁构件:如薄壳结构、空心板等,由于构件壁厚较薄,振捣时容易引起构件变形或振捣不均匀,因此振捣时间要严格控制。一般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10 - 20秒,采用轻振、慢振的方式,避免过度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尺寸较大,内部水化热散发困难,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在振捣时,除了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外,还要注意振捣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加重混凝土的内部热量积聚。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可控制在20
- 30秒,同时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
振捣时间的控制方法
观察法:在振捣过程中,密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当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明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已经基本被填充;不再出现气泡,说明混凝土中的气体已经排出;表面泛出灰浆,表示混凝土已经达到了较好的密实状态,此时可以停止振捣。
试验法:在正式施工前,可以进行振捣试验。制作与实际构件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采用不同的振捣时间进行振捣,然后对试件进行强度检测和内部结构观察。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振捣时间,并在实际施工中应用。
经验法: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振捣时间。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混凝土的外观、声音和手感等特征,快速判断混凝土是否已经振捣密实。例如,当听到振捣器在混凝土中发出的声音由沉闷变为清脆时,说明混凝土已经基本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