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层施工是确保防水层免受后续施工或环境因素损伤的关键步骤,具体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块料面层保护层
块料面层保护层通常分为地面砖和混凝土预制板两种类型,因其施工简便且耐用性高而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选择与预处理:块料材料应选用质量可靠、无破损或变形的瓷砖、砼制板等。使用前,块料需先浸水湿润并阴干,以增强其与砂浆的粘结力。
基层处理:在铺贴块料前,需对地面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油污、灰尘等杂物,确保地面干燥、清洁和平整。如有凹凸不平或裂缝,应进行修补处理。
铺贴施工:块料的铺贴应遵循先低后高、先远后近的原则,确保铺贴平整、密实。铺贴过程中,应使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剂,将块料紧密贴合于地面。铺贴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勾缝处理,以防止水分从缝隙中渗入。
二、水泥砂浆保护层
水泥砂浆保护层是一种传统的做法,适用于多种场合。
隔离层设置:在防水层上设置一层隔离层,如金属网、麻丝等,以增强砂浆与防水层的粘结力,防止砂浆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配合比与搅拌: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一般为1:2.5或1:3(体积比)。制备时,应确保砂浆搅拌均匀,无结块现象。
铺设与拍实:铺设水泥砂浆时,应根据结构情况用木模设置纵横分格缝,以防止砂浆因收缩而产生裂缝。铺设过程中,应随铺随拍实,确保砂浆与地面紧密结合。铺设完成后,应用刮尺将砂浆刮平,以满足排水要求。
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具有强度较高、耐久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对防水层要求较高的场合。
隔离层与分格缝设置:与水泥砂浆保护层相似,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前也应在防水层上设置隔离层,并按设计要求支设好分格缝木模。设计无要求时,每格面积不大于36平方米,分格缝宽度为20毫米。
混凝土制备与浇筑:细石混凝土的制备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浇筑时,应从一个分格内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振捣可采用铁辊滚压或人工拍实,以避免防水层被破坏。
养护与密封: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护期满后,应将分格缝清理干净,待干燥后嵌填密封材料,以增强保护层的防水性能。
四、其他注意事项
闭水试验:在进行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确保防水层无渗漏现象。
排水坡度设置:保护层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坡度的设置,确保水分能够顺利流向排水口或地漏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现场管理与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有序。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避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保护层施工的具体保护措施包括块料面层保护层、水泥砂浆保护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等多种方式。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防水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防水层得到有效保护并延长其使用寿命。